發電機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補償方式和作用
消弧線圈無論在輸變電系統, 還是在柴油發電機組中性點接地方面都得到了廣泛應用。當發生單相故障時, 由于消弧線圈接地產生感性電流, 充分補償了故障電容電流, 減小了接地故障電流及燃弧的可能性, 所以柴油發電機可以持續運行一段時間。消弧線圈這一特點在我國電力系統發展的早期, 無疑是最適合要求和得以普遍采用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特別在高壓柴油發電機中性點接地方面, 選擇配電變壓器二次線圈帶電阻的高阻接地方式較多, 但還不可能用一種形式完全取代另一種形式, 目前柴油發電機中性點采用消弧線圈接地還有相當的數量, 設計選擇什么方式, 要具體做充分的技術經濟比較。
一、 消弧線圈的結構特點
早在1916年由彼得遜(w.petersen)首先提出了消弧線圈的概念。他全面研究了同電力系統中接地故障有關的各種問題, 不僅提供了解決問題的途徑, 還為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創建了完備的理論基礎, 并于1917年安裝了世界上首臺消弧線圈裝置。因此,消弧線圈又稱彼得遜線圈(petersencoil)。
消弧線圈的外形和單相變壓器相似,而內部實際上是一個具有分段(帶間隙)鐵芯的 電感線圈。間隙是沿著整個鐵芯分布的, 以便減少漏磁。采用帶間隙鐵芯的目的是為了在較小的電感下, 增大消弧線圈的容量, 以及使電感值變化比較平穩, 從而保證在整定好的調諧值之下運行。每一消弧線圈, 均有調節補償電流的分接頭, 利用切換器在一定的范圍內改變線圈的匝數, 就可以獲得不同數值的補償電流。目前已經能夠設計和制造連續平滑調整電感數值的消弧線圈,用于發電機中性點接地。
消弧線圈分油浸式和干式兩種, 油浸式消弧線圈鐵心與線圈均浸在變壓器油中, 干式則為環氧澆注結構。
二、消弧線圈的選擇
1、型式及參數的選擇
消弧線圈一般選用油浸式, 因發電機位于戶內, 在屋內相對濕度小于80%的環境條件下,也可選用干式。
當消弧線圈的鐵心飽和后, 電抗下降, 激磁電流急劇上升。所以, 為防止消弧線圈的鐵心飽和,消弧線圈的伏安特性起始飽和電壓一般要求不低于1.1~1.15倍額定相電壓。運行經驗及研究證明, 消弧線圈的起始飽和電壓過低, 鐵心飽和, 運行中可能引起消弧線圈異常動作,最好在出廠前要求制造廠進行伏安特性試驗。
從絕緣考慮,為留有一定裕度,選擇消弧線圈的額定電壓等于發電機的額定電壓,即線電壓,一般還要對海拔高度、地震裂度、環境溫度等環境條件作相應校驗。
2、容量及分接頭的選擇
消弧線圈的補償容量一般按下式計算:
q= kxhic(un/√3)......................(公式1)
式中,q—消弧線圈的補償容量(kva) ;
kxh—系數,過補償取1.35 ;欠補償按脫諧度確定;
ic—發電機回路的計算電容電流(a);
un—發電機回路的額定電壓(kv)。
脫諧度, v=il -ic/ ic,kxh= il /ic其中il為消弧線圈電感電流,單位為安培。過補償方式,即消弧線圈感性電流大于發電機容性電流, v<0;欠補償方式,即消弧線圈感性電流小于發電機容性電流, v>0。
對于安裝在電網變壓器中性點的消弧線圈, 采用過補償方式。對于安裝在采用單元連接的發電機中性點的消弧線圈, 為了限制電容耦合傳遞過電壓, 以及頻率變動等對發電機中性點電壓的影響, 一般采用欠補償方式。考慮到限制傳遞過電壓等因素, 在正常情況下,脫諧度不宜超過±30%。
電容電流的計算,包括發電機及其電壓回路的設備和連接線對地電容電流。
ic= un / 3xoc= 3ωco(un/ 3)......................(公式2)
式中,xoc—發電機回路電抗(ω ) ,xoc= 1/3ωco ;
co—發電機回路每相對地電容(f);
ω—發電機角頻率, ω= 2πf。
發電機中性點消弧線圈調諧要求比較嚴格,為滿足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和調諧要求,優選具有可連續調節的消弧線圈。否則,電流分接頭最好不低于9個。
3、 消弧線圈有功損耗的等效電阻
消弧線圈的等效電路如圖1。電阻和電感對應圖 1(a)、(b)分別為rl、lr 和rl、lr。
設消弧線圈的有功損耗為pr,消弧線圈的無功功率為 pq,則
pr=ux(2)/ rl; pq= uxil= ux(2)⋅ 3ωco,所以
pr/ pq=p%/ 100 = (ux/ rl)/ il=(1 /rl) / 3ωco
∴ rl= 100ux /ilp% = 100 /3ωcop%......................(公式3)
式中: ux—發電機相電壓, v;
il—消弧線圈工作電流, a;
p% —有功損失比百分值pr/pq,一般為2左右; 當附加電阻限制耦合電容傳遞過電壓時,一般為4左右。
圖1 發電機消弧線圈等效電路圖
已知圖 1(a),則圖 1(b)中參數為
rl =rlω2lr 2/ rl2 +ω2lr2
ωlr = rl2 +ω2lr2 / rl2ω2lr
已知圖 1(b),則圖 1(a)中參數為
1/ rl = rl/ rl2 +ω2lr2
1/ ωlr= ωrl/ rl2 +ω2lr2
二、正常運行和單相接地故障時的基波零序電壓和電流
1、正常運行情況
為了討論發電機中性點位移電壓,將發電機表示成圖2,三相對地電容c1、c2 、c3彼此互不相等, l和gl表示消弧線圈的等值電感和電導, e1 、e2 、e3 為發電機三相電勢。
圖2 發電機正常運行時的中性點電壓
先討論沒有消弧線圈的情況, 由于c1 ≠c2 ≠c3 ,即使三相電勢完全對稱, 中性點仍有電壓ubd按基爾霍夫定律節點電壓法:
再看接入消弧線圈后中性點電壓,設其為u0,即圖2(b)中電感l上的壓降。應用 等效發電機原理,得
......................(公式4)
式中,vc—消弧線圈脫諧度;
d—發電機電壓網絡阻尼率;
ir—發電機電壓網絡電阻泄漏電流;
ex—發電機相電壓;
ubd—發電機電壓網絡不對稱電壓。
由式(4)可知,如果在諧振條件下且消弧線圈為純電感,則vc=0 ,d=0,即使三相 對地電容略有不同, 出現微小的不對稱電壓, 也會使消弧線圈諧振接地的發電機中性點電壓趨于無窮大。實際上諧振接地方式的消弧線圈并非純電感, 有的人為加大其電阻(串聯電阻rl),使 gl≠0 ,d≠0,這時即使有ubd≠0,但v ≠0,中性點電壓將受到限制(在電阻小于感抗的條件下,增大rl ,rl減小, gl增大,阻尼率d增大;當接地變接地時,電阻大于感抗,增大rl ,反而使阻尼率d減小)。所以,從限制正常運行中性點電壓看,一般發電機中性點消弧線圈脫諧度不取零值, 越大越好, 但其取值大小還要受傳遞過電壓和故障點殘流的限制, 因而要綜合比較確定。當限制電壓u0 時,適當增加阻尼系數d(一般為 0.04~0.25 左右),即增加消弧線圈的電阻rl ,此時等效電阻為
rl= 1 / gl= 1 / 3ωcod = 100 / 3ωcop%......................(公式5)
2、 單相接地故障情況
(1) 單相接地故障電流
在討論和計算單相接地故障時的基波零序電壓和電流時, 三相電源電勢和三相對地 電容將視為完全對稱。首先從金屬性短路開始討論, 設故障點位于定子繞組 a 相距中性點α處,見圖3(a) α為中性點到故障點的匝數占總匝數的百分比,定子繞組感抗遠小于定子對地容抗, 所以忽略定子繞組感抗和感抗壓降, 這樣零序電壓即是發電機中性點的位移點壓,也是定子繞組任意相和任意點的零序電壓,即
......................(公式6)
當故障點在機端時,α=1.0 ,u0=ex(相電勢);當故障點在中性點時,α=0 ,u0=0。發電機單相接地時零序電壓與與短路點的關系見圖3(b)。進一步分析經過渡電阻rd發生單相接地的情況,其等效復合序網和等效電路如圖4。故障點將e( .)x分成 αe( .)x和(1−α)e .x兩部分, 發電機每相電容c0 也分成αc0 和(1−α)c0 兩部分, 每一部分均用
康明斯發電機公司好不好?聽聽英國工廠員工現身說法使用柴油發電機組時要防止氣缸磨損柴油發電機并聯供電負載均衡分配的條件柴油發電機組如何安裝與調試?(四)柴油發電機組氣門的常見故障是什么?誰說溫度低是柴油發電機的運行基礎,冷卻水溫度不要太低也是很重要柴油發電機組內燃機大修,一次恢復性的修理發電機自動電壓調節器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