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型發電機常采用雙水內冷式,即發電機定子和轉子全部采用水冷卻,也有的是定子用水冷卻,轉子和鐵芯采用氫冷卻的。發電機內冷水通常選用除鹽水作為冷卻水質,凝結水作為備用水源。除鹽水純度高,能夠滿足絕緣要求,但是ph值較低,一般在6.0~6.8之間,使得發電機定子線棒始終處于熱力學不穩定區,(根據cu—h2o體系的電位—ph平衡圖)對系統有一定的侵蝕性,據介紹:銅、鐵金屬在水中遭受的腐蝕是隨著水溶液ph值的降低而增大的。銅、鐵在ph=8左右為腐蝕的鈍化區,見圖1。 由于內冷水的ph低,使水中含銅量及電導率均在高限,腐蝕產物還可能在線棒的通流部分沉積,引起局部過熱,甚至造成局部堵死,影響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運行過程中水冷器的泄漏以及水冷器投運前未經沖洗或沖洗不徹底等都會使生水中的雜質進入內冷水系統,造成系統腐蝕和堵塞,因此對發電機內冷水進行處理是十分必要的。
1發電機內冷水的水質要求
大中型發電機組設備普遍采用水-氫冷卻方式,發電機內冷水選用除鹽水或凝結水作冷卻介質。冷卻水的水質對保證發電機組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隨著大容量、亞臨界、超臨界發電機組的投入運行,為了確保發電機組設備的安全運行,對發電機內冷水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國標gb/t12145—1999《火力發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對發電機內冷水質量標準有如下規定:
a)對雙水內冷和轉子獨立循環的發電機組,在25℃溫度下,冷卻水電導率不大于5μs/cm,銅的質量濃度不大于40μg/l,ph值大于6.8;
b)機組功率為200 mw以下時,發電機冷卻水的硬度(水中鈣和鎂陽離子的總濃度)不大于10μmol/l,機組功率為200 mw及以上時,發電機冷卻水的硬度不大于2μmol/l;
c)汽輪發電機定子繞組采用獨立密閉循環水系統時,其冷卻水的電導率小于2.0μs/cm。
2目前國內外發電機內冷水處理的方法及存在問題
為了改善發電機內冷水的水質,目前國內外發電機組普遍采取的防腐、凈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單純補充除鹽水或凝結水運行方式、內冷水加銅緩蝕劑法、小混床處理法和雙小混床處理法。這些方法在實際生產中難以解決內冷水中的電導率和ph值機內冷水的關鍵技術是解決現有小混床處理法中電導率、銅離子指標必須長期合格的問題,即發電機的內冷水ph不小于7.0,并穩定在7~8之間;解決小混床偏流、漏樹脂而導致出水p h值偏低引起循環系統酸性腐蝕問題;解決小混床樹脂交換容量小,機械強度低,易破碎問題;實現閉式循環系統及防止補水對循環內冷水產生受沖擊性污染問題,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及免維護等功能。
3發電機內冷水超凈化處理的創新技術
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研究開發的發電機內冷水超凈化處理技術,是在現有的小混床處理技術的基礎上,實現發電機內冷水處理技術的創新。
3.1系統總體設計創新
系統設計時,在小混床進、出入口處加裝樹脂捕捉器,確保在運行或停運狀態下,樹脂不會漏入發電機內;水箱增加呼吸組件,有效減少空氣中co2對水質的污染,提高內冷水ph值;系統配置監測電導率和ph值的測量儀表。
3.2混床交換器內部結構創新
a)將混床的單室結構改造成雙室結構,即將交換器內的多孔板分隔成上下兩個室,孔上安裝不銹鋼水帽,上下兩室中填充特制離子交換樹脂,上、下兩室可以獨立再生和反洗,有效地解決了單室結構在反沖洗時,因上部失效樹脂混入下部未失效高再生的樹脂層中,影響出水水質的問題;
b)交換器進水安裝了布水裝置,使進水均勻分布,減少了水流沖擊而產生的偏流;
c)下部出水孔板均勻鉆孔,孔上加裝特制不銹鋼水帽,杜絕了漏樹脂的問題;
d)床內加裝樹脂攪拌噴嘴,利用壓力水或壓縮空氣從噴嘴噴射中產生的動力混合攪拌陰陽樹脂,使兩種樹脂在罐體內均勻混合,從而提高出水水質。
安全度過康明斯發電機組磨合期,延長機組壽命柴油發電機組的燃油進水后為什么不能繼續使用?柴油發電機自選配置有哪些?了解柴油發電機組濾芯的更換周期,減少濾清器故障玉柴發電機YC6C系列特點介紹及主要技術參數戶外使用柴油發電機組,選移動式拖車(汽車)還是靜音式?柴油發電機怎么檢查是否接地單缸柴油機“飛車”原因及故障分析